名稱: 品牌: 型號:
描述:中國通商銀行“伍圓”票券的正面和背面。幅152×81毫米,券正面上楣楷書行名“中國通商銀行”(簡稱通商銀行)。主圖為橢圓形內一左手端數(shù)個元寶、右手持如意(上書招財進寶)的站立財神像。下方兩旁注明“憑票兌付”、“通用銀圓”與“上海”字樣,下邊緣有“中華民國九年一月十五日印”,框外小字“美國鈔票公司”。票券正面主色紫,底紋顯“通商”、“伍圓”及“米”字形防偽措施。財神像兩旁和四角花符內有券面值。背面俱為英文:拱形上框“中國商業(yè)銀行”、下框“值額5元”,接下的小行似“1920年上海發(fā)行”等釋意;圖案為相視兩雄獅拱衛(wèi)曲紋環(huán),圈內大篆文豎讀,居中“中國”、右“通商”、左“銀行”,此圖為通商銀行會標(又稱標徽);標徽中西結合(舶品獅獸與華夏古篆文),莊重大方,霸視群雄,寓意深遠。左側下方董事長處是謝韜甫1919年入主中國通商銀行任職時,在發(fā)行紙幣上的簽名,T.K.Chin(Chin舊譯謝姓譯音)。右側下方總經理處是謝韜甫胞弟謝光甫的簽名,K.F.Ziar(Ziar舊上海方言謝姓譯音)。親兄弟二人能同時在鈔票上簽名的很罕見,全世界也少之又少。據(jù)考本券為通商銀行第四版二種5元券版別之一(另版棕色)。票券正反面各有兩個“義”字圓戳,是通商銀行委托某地(不詳)的錢莊或票號所發(fā)行也能互兌的記號。
有關史料表明,通商銀行為清政府首家(華資)商業(yè)銀行,以招商股份制募資,是在晚清重臣盛宣懷的鼎力督辦下所創(chuàng)建。盛宣懷生于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,字杏蓀,江蘇武進縣人,秀才出身。同治十二年(1873年)任輪船招商會辦,光緒六年(1880年)創(chuàng)辦電報局,十九年(1893年)興辦華盛紡織總廠,二十二年十月(1896年)任全國鐵路督辦大臣(時接辦漢陽鐵廠)。成為集船運、電訊、鐵路、礦業(yè)等實業(yè)于一體的洋務運動顯要人物。他深刻認識到金融業(yè)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,在辦鐵路礦業(yè)時就甚感“鐵路之利遠而薄,銀行之利近而厚,如辦鐵廠不能不辦鐵路,辦鐵路不能不辦銀行”。時下的清政府自鴉片戰(zhàn)爭以后,國體積貧積弱,經濟內外交困,帝國主義列強先后在我國設立了多家銀行,大量發(fā)行包括紙幣在內的各種貨幣,掠奪財富無數(shù),京津地區(qū)和沿海大城市及許多商業(yè)重鎮(zhèn)、貿易口岸的金融命脈基本被外商控制,華人尊嚴低下,朝廷在國際上幾乎不被重視。經營銀行不但利益優(yōu)厚,而且能將各企業(yè)利益聯(lián)系起來。發(fā)行自己的貨幣,不但抵制外資侵略,還有利
聯(lián)系我時請說明是在51舊貨網看到的,謝謝!
圖片: